钢铁产业链须密切关注发展不确定性
行至年关,面对风云变幻的外部环境,业界都在关注明年黑色产业链能否延续好年景。供给侧结构改革使中国钢铁行业恢复了活力,但随着化解过剩产能阶段性任务的完成,市场上出现的一些新动向需要特别关注。

就贸易层面而言,冷轧卷板等钢材贸易主要受价格驱动。由于国内外的价格差异,中国钢材出口量自2016年达到峰值后逐渐回落,且在2018年上半年出现快速下降。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,四季度出口量恢复稳定。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部副主任吴京晶在分析市场形势时表示,中国钢材出口量虽同比大幅下降,但是仍然维持可观的规模。2019年,中国钢材出口规模或与今年大体持平,主要出口市场是东盟、韩国和中东等地区。
随着钢铁产业竞争力的提升,中国主要进口高端的钢材产品,并集中在个别品种和三资企业产业链的稳定供应上,可预期未来进口数量不会大幅度变化,或维持在1500万吨左右。
明年,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,钢铁产业链发展面临的经济和贸易环境不确定性会增加。均衡稳定发展是产业链各方共同的期望,产业链各方要注重分析宏观经济大环境和产业供需变化,着力提升竞争力,与产业链各方密切合作,研究应对措施,继续保持均衡、稳定、健康发展。“我们希望供需双方坚定不移地推行混合指数定价,逐步完善形成机制,并积极利用和参与现货和期货平台,促进铁矿石贸易的健康发展。”王利群指出。